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饮食减肥与运动减肥的效果比较

    饮食减肥与运动减肥对健康的效果还不清楚,运动后体重未减的健康效果如何也不清楚.本文研究饮食减肥与运动减肥的独立效果,即对皮下脂肪、腹内脂肪、骨骼肌量、胰岛索敏感性等的作用.52名肥胖人,体重指数31.3±2,腰围平均(110.1±5.8)cm,分成饮食减肥、运动减肥、运动不减肥、对照4组,共观察3个月.结果2个减肥组体重下降7.8kg(8%),对照组及运动不减肥组,体重无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2个......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为指标,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对实验性慢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以期深入探讨其配伍机理.根据中医组方原理,将该方拆分为辛开药组(半夏、干姜),苦降药组(黄芩、黄连)、甘补药组(人参、炙甘草、大枣),并交互组合成辛开苦降药组、苦降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辛开苦降甘补药组(全方组).......

    作者: 刊期: 2001- 03

  •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过氧化氢自由基作用的构效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抗氧化特性有关,然而因黄酮类不同的骨架结构和功能团,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差别.该实验通过总氧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测定了7种黄酮类[蒿葶(1)、thymomin(2)、5,4'二羟基-3,6,7-三甲氧黄酮(3)、5,4'-二羟基-6,7,8,3′-四甲氧黄酮(4)、槲皮索(5)、agehoustinA(6)、芦丁(7)]对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结果:5活性强,其次是7......

    作者: 刊期: 2001- 03

  • 高血压的治疗:老话题、新概念

    从保护病人的终末器官免受损伤这一目标出发,提出抗高血压治疗的新概念,即要确切降压、稳定血压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1)确切降压:国外研究,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我国研究,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

    作者: 刊期: 2001- 03

  • 治孤立性收缩压高对不同类型脑中风发生的影响

    在老年人孤立性收缩压高的临床研究中,证明治疗孤立性收缩压高(ISH),能减少总的脑中风发病率,但是不是所有类型的脑中风都能减少,则未有研究.本文研究降压药治疗对各种类型脑中风的作用,共4736例男女,年龄60岁以上的ISH,随机分为氯噻酮12.5mg/d(第1步),或加用氨酰心安2.5mg/d(第1步),或加用利血平0.05mg/d(第2步).治疗组2365人,安慰剂组2371人,追访4.5年.治......

    作者: 刊期: 2001- 03

  •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机理探讨

    桂枝汤对酵母致发热大鼠可解热,对安痛定致低体温大鼠可升温,为弄清桂枝汤这2种模型动物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双向调节作用的机制,对这2种模型动物不同时段下丘脑中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及cAM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时相观察.......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的毒理实验研究

    观察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用后的毒副反应.分为单味药组5组和配伍药组4组,每组又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灌胃给药,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用药7d后检测肝功、肾功及心肌酶谱,同时作肝脏、肾脏及心脏组织病理切片,并观察实验动物各系统症状指征.结果:单味药甘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导致ATL升高,而甘遂和芫花可导致CPK(肌酸磷酸激酶)、LDH(乳酸脱氨酶)、HBD......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

    为观察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串联质谱ESI-MS及HPLC测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配伍前后含量变化,采用薄层扫描测定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分组:附子单煎组、附子与甘草合煎组、附子甘草单煎后再混合组.结果:合煎组与混合组,其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显著降低,且附子中乌头碱的稳定性相对差些,说明2味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不溶性的物质(因为乌头碱与甘草中的甘草酸......

    作者: 刊期: 2001- 03

  • 近10年按时取穴针灸治疗临床研究概述

    按时取穴针灸治疗临床研究主要是指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以及飞腾八法等多种按时取穴针灸疗法以治疗不同疾病,尤其是对急性痛证采用按时取穴针灸治疗,疗效颇佳.近10年来,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灵龟八法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乐毅敏 刊期: 2001- 03

  • 灸法治痛证近20年概况

    痛证是临床中常碰到的病证.中医学对此病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疼痛产生的基本病机,灸治疗法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针、药不能替代的特殊功效.近20年来,临床诸医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灸法治疗痛证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聂斌;张安莉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