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经》胃咳证治探讨
就中的胃咳做专篇讨论,从肺胃的生理联系与病理变化、后世证侯理论发挥、证候分类与治则治法三方面论述,在全面总结历代医家理论研究与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胃咳常见的证候与主症,提出了治疗大法,并给出参考方药,对临床辨治咳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凯军;叶红 刊期: 2008- 06
-
浅谈《伤寒论》厥证辨治规律
对厥证有较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对厥证主要从寒厥、热厥的角度讨论,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面论述了阳气在厥证中的重要地位,概括厥证的病机主要为阳虚、阳郁两类,并从具体的治法中体现了温补阳气和发越郁阳的治则.......
作者:张振勇;章永红 刊期: 2008- 06
-
《眼科秘诀》方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孙真人与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号孙真人,隋末唐初医家.所著、是我国早的理法方药俱备的中医药文献之一.一书之原著版本罕见.由陆绵绵教授审阅点注,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发行的附篇刊印本分析,可能本书与同样,均属后代医家假托孙氏之名所作.尽管如此,本书仍不失为一部不朽的眼科医籍珍本.全书文字精练,仅二卷,总字数仅万余.10余年来,我们以此书中所载方药,用于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文昌;刘锋祥 刊期: 2008- 06
-
郑钦安学术思想及对附子临床应用的贡献
就郑钦安学术思想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其温阳学术观点;同时对于郑钦安-临床使用附子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附予临床应用上的贡献作了简单概括.......
作者:罗昌国;张瑞贤 刊期: 2008- 06
-
妇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目的:对妇瘤汤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型)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用妇瘤汤为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妇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有明显疗效,且改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结论:妇瘤汤可调节血E2、P的含量,从而缩小子宫肌瘤.......
作者:潘功美;蒋贵林 刊期: 2008- 06
-
脑梗塞恢复期症状的聚类分析
目的:探索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四诊信息分布规律,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调查5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四诊信息,对频率较高的四诊信息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脑梗塞恢复期实证以热证、痰湿证为主,虚证以气虚为主,其病理体质分为气虚质、痰湿质、实热质.结论:脑梗塞恢复期证候和体质分型密切相关,证候包含着体质因素,有利于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宣江雷;章正祥;贺丹;张丽;柯瑜;黄春华;刘海顺;赵丽群;饶旺福 刊期: 2008- 06
-
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3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30%,对照组为2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作者:曾纪权;黎治平;王晓 刊期: 2008- 06
-
7例妊娠相关性宫颈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宫颈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7例妊娠相关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妊娠相关性宫颈癌易误诊误治,预后较差.结论:为了提高妊娠相关性宫颈癌早期诊断率和改善母婴预后.建议第一次产检行阴道窥诊检查.......
作者:欧阳安 刊期: 2008- 06
-
大麻古今临床应用概述
大麻为成瘾性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传统认为大麻有祛风、止痛、镇惊等作用.用于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大麻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身体的很多功能,比如食欲、疼痛、记忆和情绪等.临床如能合理应用,不仅可以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且可以治疗一些临床重大疾病.......
作者:陈青阳;郑琴;杨明;胡鹏翼 刊期: 2008- 06
-
不同植物来源苦丁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苦丁茶的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苦丁茶的品种整理,质量评定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舒任庚;姚敏娜;闵雷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HPLC法测定复方钩密降压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 2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3 银杏叶的化学研究
- 4 近一年中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进展
- 5 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特征图谱研究
- 6 《罗浮山志会编》“草属”药用植物名实考
- 7 中药金汁与粪菌移植的异同及其临床应用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56例
- 9 排钱草的生药形态组织学鉴定
- 10 智托洁白丸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 GC 法测定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防腐剂苯甲醇的含量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渴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
- 13 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HPLC含量测定研究
- 14 抗郁药P17致突变作用研究
- 15 浅析仲景辨治消渴病思想
- 16 中药蝉花的本草学考证
- 17 旴江医家傅思义论治时病经验
- 18 高职高专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 19 论《内经》藏象精神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 20 中国私塾教育及其对中医教育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