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肾和命门的概念及其现代诠释

    肾和命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部位.综合明代医家的观点,说明命门已不再是肾的附庸,而成为独立于五行脏腑系统的太极层次的生命中枢.而命门的实质,则应从包括遗传物质、生物本能以及生命活动在内的多系统、多层面去探讨.......

    作者:胡素敏;冷皓凡 刊期: 2007- 01

  • 运气南北政四探

    在三探的基础上,对运气南北政脉不应与反其诊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天干中阳明与少阴的单独辨治和组合辨治,地支中的同气辨治和同时辨治,干支结合中的同性辨治和同数辨治,岁会中四正、四维、四角的属性辨治和方位辨治这几个方面.......

    作者:晏向阳 刊期: 2007- 01

  • 中国古代医学对内生殖器官的研究

    从有关文献的考证入手,探讨中国古代医学在内生殖器官研究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医学对人体内生殖器官的探索,据现有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一是由内生殖器官的实体观察(解剖)记载,一是由内生殖器官形态的模糊认识加上功能综合得到的综合认识.......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07- 01

  • 《黄帝内经》中太一行九宫思想研究

    太一行九宫是中国古代方术之一,理论的建构,也借用了太一行九宫的思想.文中对太一行九宫的基本含义和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具体分析了太一行九宫思想在中的反映,认为这种思想虽然蕴涵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但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则带有巫术的性质,应该予以剔除.......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7- 01

  • 中医养生学释义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藏象生命理论系统,提出了明确的以治未病为核心的思想原则,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蕴涵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理念,不仅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继续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借鉴和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 01

  • 战略与选择

    近,中医古籍出版社推出了两本新书,一本是贾谦等著的,一本是高也陶著的.这两本书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当此中医腾议、横遭责难之时,读来直可消块垒、抒胸臆,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 01

  • 中医将走向何方

    历史跨入了21世纪,对于星光璀璨了几千年的中医来说,形势却不容乐观.西方医学迅速发展的挑战,中医阵地的萎缩,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种种问题,令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医的人心急如焚,中医将走向何方?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不断思考、探索,提出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等以求发展中医,并积极地投入实践,多年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做的和我们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找出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友庆;杨道海 刊期: 2007- 01

  • 中医药传承发展二、三议

    1轨迹和任务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春季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提出了中华文明现代化的任务.中医药理论作为中华古文明的一部分怎样现代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者:陈志农 刊期: 2007- 01

  • 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

    道教起源于我国,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也有过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对我国中医养生学、药物学等的影响尤为深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道教对研究中医学的思想、形成、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福星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