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不同辅料对十全大补汤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

    为合理选择十全大补汤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将浸膏粉与11种常用辅料配伍,考察其吸湿百分率、吸湿速度、外观变化.结果: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淀粉等能明显增强十全大补汤浸膏粉的防潮能力.......

    作者:杨小妹;黄益群;何雁;晏友新 刊期: 2008- 05

  •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藁本挥发性成分研究

    进行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藁本药材挥发性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藁本药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果:通过GC-MS联用技术数据检索与相关文献鉴定出29个成分,12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藁本药材挥发油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的烯丙基苯类衍生物和苯酞类衍生物是相同的.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藁本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冷天平;张凌;许怀远 刊期: 2008- 05

  • 不确定度评定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综述了近年采不确定度评定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讨论了不确定度评定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饶毅;魏惠珍;张洁;李新南;王跃生 刊期: 2008- 05

  • 江枳壳采收期的研究

    确定江枳壳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枳壳药材中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合果实的平均果径、平均单果重以及药材的干鲜比统计,确定枳壳的佳采收期.结果:枳壳药材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在大暑前后较为稳定,品质佳,产量高.结论:江枳壳药材在大暑前后一周采收合适.......

    作者:杨武亮;付丽萍;聂清林;陈海芳;介磊;徐欢 刊期: 2008- 05

  • 中药学形象教学资源库的研制

    立足于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认知脱钩的现状.从研究思路与目标、系统结构、制作技术、系统功能与专业特点等角度出发,全面的介绍了中药学形象教学资源库的研制过程及该系统的特点,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中药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高健;殷玉婷;黄飞;刘端勇 刊期: 2008- 05

  • 创新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从内涵建设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院以人为本,创新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的特色和经验,旨在独立学院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光华;曾鸿鹄;林剑鸣;聂瑞华;李家荣;刘端勇 刊期: 2008- 05

  • 隔姜灸治疗肥胖症的理论探讨

    隔姜灸有药物及毫针所没有的优势,可有效地针对肥胖症的病机进行治疗,能补气温阳、清热祛痰除湿,从而解决发病的作用因素,不仅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通过平衡人体阴阳,可使人体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状态.从气虚、痰湿、内热等方面分析了肥胖的病机,并从艾灸及生姜的作用方面分析隔姜灸治疗肥胖症的机理.......

    作者:龙小娜;储浩然 刊期: 2008- 05

  • 论《伤寒论》的灸法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的灸法.一是灸法的应用;二是灸法的特点,概括为单行施灸和灸药并用;三是灸法的规律:三阴病宜灸和虚寒证宜灸;四是灸法的禁忌,对热症禁灸的论述和新的认识.......

    作者:王娅玲;关新军 刊期: 2008- 05

  • 国学大师章太炎医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医学思想近年来已逐渐为人所了解,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动了章太炎思想研究的深入.通过对近几年章太炎医学思想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挖掘章太炎的医学思想,梳理他的医学思想体系,理清他的中医学发展观,找出他的中医学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开展专题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段晓华;畅洪昇 刊期: 2008- 05

  • 明清医家对中医四诊全面发展的贡献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四诊并重的思想虽早在中就已明确,但在临床上全面推行当属明清时期.明清医家对只重脉诊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有关问诊、闻诊特别是望诊内容有了较大的增加,望诊在诊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舌诊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在临床上更加受到重视.由此,既往独尊脉诊的局面才得以打破,四诊合参、四诊并重才真正得以全方位实现.......

    作者:和中浚;周兴兰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