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足三里穴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

    以针灸治疗上具有扶正固本的足三里穴为例,概述其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的影响,以此阐述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

    作者:施茵;周珊玲 刊期: 2003- 02

  • 汪昂对《黄帝内经》研究的贡献

    汪昂字讱庵,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史载其“所著有《医方集解》、《本草备要》、《素灵类纂》三书,风行远近”。《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以下简称为《素灵类纂》)是汪昂先生代表作之一,为其整理、注释《内经》专著。书成于清康熙己巳年(公元1689年)。按凡例……......

    作者:甄仲;秦玉龙 刊期: 2003- 02

  •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林亿《伤寒论序》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3- 02

  • 中药产业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

    1全国中药人才现状调查分析我国自1959年开办高等中药学教育以来,教育层次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药专业人才。然而,高等中药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药产业正朝着现代……......

    作者:刘红宁;饶淑华 刊期: 2003- 02

  • 从《内经》“七损八益”探人体衰老实质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七损八益”后,历代医家对此解说不一。近年来,据马王堆出土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谈》,众人多从房中术解释,这一认识也被中医院校教科书所采纳。笔者认为,对于“七损八益”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故在此对其作一探析,并提出本人观点,以与同道共习。……......

    作者:齐南 刊期: 2003- 02

  • 略论胆心相关

    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对胆心相关进行了探讨。认为胆与心是通过经络络属的,且生理相关,病理相固。这对于治疗时正确运用心病治胆,胆病治心,胆心同治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丁杰;李植延 刊期: 2003- 02

  • 中药泽泻的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是利水渗湿要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我国各版药典中均有收载,但至今为止,均未见载有泽泻中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现在我国产的泽泻多为栽培品种,主要品种有建泽泻、川泽泻、江西泽泻三大类。目前,我国的泽泻质量主要是靠个头大小、质地好坏来分等级。许多人认为建泽……......

    作者:潘晓军;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03- 02

  • 半夏的快速繁殖与胚状体诱导

    采用单因素比较、均匀设计、正交设计等方法,考察了半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以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植体来源、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类别均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有直接影响;影响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因素为活性碳,此外,培养基种类、天然附加物对胚状体诱导也有一定影响;较低浓度的6-BA和NAA对半夏胚状体再生植株有利。......

    作者:罗光明;杨雅琴;何雁 刊期: 2003- 02

  • 正视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

    西医药学传入中国后,由于多种原因,较快地在医药学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甚至可谓统治地位,进而出现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第一个高潮是针对中医学,拿中医开刀,露骨地称中医为巫医。但由于中医药学的实践有效性和内在科学性,终于坚持下来。……......

    作者:岳凤先 刊期: 2003- 02

  • 中医当代教育的文化冲突

    当代中医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算起,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中医界对其效果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肯定者可以列举若干数据,如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各多少,成长为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院士多少等等,成绩蔚为壮观。否定者则甚至悲观到哀叹:“辛辛苦苦四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这样……......

    作者:匡萃璋 刊期: 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