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现已跻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发行量的前列。近年来,凭着新世纪奋进的气势,大胆革新办刊理念,全国改版,调整栏目,获得业界及广大读者、作者的肯定。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94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92/R
邮发代号: 44-7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又名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多种有效提取成分中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强的单体.近年研究发现,T10不仅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来减少蛋白尿、治疗肾脏疾病,还能通过多种机制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成分足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文从足细胞损伤机制出发,将T10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响;程晓霞 刊期: 2016- 01
-
热敏灸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热敏灸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从灸疗热敏现象入手,围绕“灸疗穴位敏感性”与“灸疗充足时间量”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沿着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创新理论的研究思路,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
作者:谢丁一;陈日新 刊期: 2016- 01
-
板蓝根多糖及总氨基酸热稳定性及不同提取方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板蓝根多糖及总氨基酸热稳定性,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板蓝根多糖及总氨基酸的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减压提取法(VAE法)与传统热回流法(HRE法)制备提取液,分别置于高温环境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种提取方式中多糖及总氨基酸类成分在不同时间点的保留率;从动力学角度测算反应的半衰期.结果:VAE法对多糖及总氨基酸类成分的提取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显著延长提取液t0.5.结论:板蓝根多糖及总......
作者:王雅琪;兰继平;伍振峰;郑琴;杨明 刊期: 2016- 01
-
通淋汤机器煎煮法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通淋汤的机器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通淋汤机器煎煮工艺的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煎煮时间三个参数.通过HPLC测定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绿原酸、结合型蒽醌含量和浸出物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对比研究.结果:通淋汤佳机器煎煮工艺为浸泡20min后于105℃煎煮30min.结论:经优化的机器煎煮工艺优于传统水煎工艺,且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李晶;谭小辉;熊青 刊期: 2016- 01
-
HPLC法测定大黄总蒽醌胶囊5种蒽醌苷元及5种游离蒽醌含量
目的:建立大黄总蒽醌胶囊中5种蒽醌苷元及5种游离蒽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C1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440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5种游离蒽醌线性关系良好,水解后5种蒽醌苷元及总游离蒽醌回收率为100.54%和101.58%,RSD分别为1.4%和1......
作者:吴迪;袁海铭;曾宪仪;李艳 刊期: 2016- 01
-
利用微生物学促进中医药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医药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历史机遇.实现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代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科学两大学科发展的重要方法.其中,利用微生物科学原理与方法发展中医药具有良好前景.这里提出三个重要方向:研究中药材的发酵工艺以及发酵对药材性状、药效的影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消化系统内药物、菌群、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医......
作者:王立元 刊期: 2016- 01
-
中医药参与基层医改的优势和策略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医疗实践中反复总结、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与良好疗效的医学体系.中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疗效独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商业化导向的改革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的公平性与社会满意度下降的问题.......
作者:李小贞;王河宝 刊期: 2016- 01
-
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
建立可行可控的药剂学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查阅文献、研讨辩难,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撰写报告论文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培养药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作者:关志宇;陈丽华;杨明;黄潇;曾文雪;刘婧;朱卫丰;徐欣欣;关云艳 刊期: 2016- 01
-
以《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为例论中医经典中比喻修辞的英译
比喻是中医说理的重要手段,又附着浓郁文学色彩.因此,中医经典中的比喻修辞兼备文学英译和科技英译双重属性.本文以《内经·生气通天论》中的比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几个译本得与失,必要时结合文学英译的处理方法,旨在总结出更佳的翻译策略,一定程度上为英译中医经典中文学语言提供经验.......
作者:任俊伟;涂宇明 刊期: 2016- 01
-
病例引导复习在中医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探讨“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法在生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开展该教学模式教学,通过考试卷面成绩及对施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崔艳茹;刘海云;权赫秀;屈飞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穴位敷贴癌痛灵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 2 医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会——以《局部解剖学》为例
- 3 探索“新医改”背景下基本药物流通模式
- 4 西洋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2004-2010)
- 5 芦荟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 6 鲎试剂检测盐酸土霉素中细菌内毒素的探讨
- 7 仲景“酸甘化阴”法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 8 亚香棒虫草中腺苷的HPLC测定
- 9 永瓣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 10 《台湾民报》与日据时期台湾医疗史研究
- 11 中医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启示
- 12 RP-HPLC法鉴别西洋参
- 13 医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及其实质
- 14 何首乌药理研究进展
- 15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桉芩止咳糖浆提取工艺
- 16 从督脉论治重症肌无力
- 17 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 18 征稿启事
- 19 小金钱草的生药鉴别研究
- 20 HPLC法测定六味抗感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